银行催债这档子事,跟追讨前女友欠款似的,尴尬得要命。2009年,长沙中院那东西裁定书儿,透露出连法院都嫌烦,不想再跟他们瞎扯淡了。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玉楼东那家老字号饭馆,早在2008年就欠了工行五一路支行一大笔钱。芙蓉区法院判决他们得还钱,可他们竟然还想继续上诉。更搞笑的是,连上诉费都省着不交,这简直是把法院当成了免费的咨询台。
餐饮这行现金流紧巴巴的大家都能理解,可连几百块的诉讼费都舍不得花,这真是有点过了。你看,他们那剁椒鱼头都能卖98块,少来两桌客人不就够了吗?这操作,就连隔壁那卖臭豆腐的摊主都看不下去了。
法院的耐心是有限的
长沙中院那三位法官面露无奈,看着那份上诉状直叹气。何冬林审判长估计心里在嘀咕:我这饭还没吃,你们就给我端这东西?按规定,七天内不缴费就自动撤诉了,这群人愣是拖到了自动放弃的边缘。
2009年那时候,法院的案子堆成山,这种明显是耍无赖的上诉纯粹是浪费司法资源。我寻思着,法官没罚他们钱都算是挺客气的了。毕竟,法院可不是菜市场,哪能像买菜那样讨价还价。
餐饮集团的套路深
细瞧那被告名单,除了玉楼东,长沙饮食集团也赫然在列。这套路,老熟了,就是那母公司子公司互相踢皮球,债主追债跟打地鼠似的。2008年的判决书上写得明明白白,可人家就当是空气,视若无睹。
餐饮圈这事挺多,可真像他们这么硬气的不多见。想当年长沙房价才三千多一平米,他们那债务都能买几套房子了。现在那些地方房价都翻了两三倍,银行当时要是收了房子当债,现在得后悔死了。
工行支行的无奈
行长这人心头估计也是堵得慌,咱这堂堂国字号大行,追个饭馆的账追了两年整。2007年贷出去的钱,2008年打起了官司,到2009年才盼来这么个结局。我寻思,当初要是把钱借给那开网吧的,至少电脑啥的还能搬走抵债,比这强多了。
这裁定书里头最逗的是那句“照原判执行”,换成大白话就是:“别瞎费劲了,赶紧把欠的钱还了。”可瞧瞧玉楼东那家伙,生意照常红火,我估摸这回的债怕是泡汤了。
法律不是儿戏
这裁定书薄薄一张,内容却不少。从审判长到书记员,四个法院的员工全程陪同,到最后,人家连诉讼费都没给。这不就跟去高档餐厅吃饭,看了菜单嫌贵直接闪人一样。
《诉讼费用缴纳办法》第二十二条写得清清楚楚,可有些人偏要装瞎。我寻思,这种事得让他们上黑名单,连打折卡都别想用。
老字号的生存之道
玉楼东那地儿吃饭,墙上那“中华老字号”的招牌还挺显眼。估摸着那服务员们可能不知道,他们公司以前连法院的诉讼费都敢赖。但说回来,能在长沙餐饮圈混这么久,那肯定是有点门道。
这2009年的判决书现在看来简直是个黑色笑话。那时候借的钱要是用来买房,现在都能开个连锁店了。可惜,商机就像剁椒鱼头里的嫩豆腐,一不小心就给弄碎了。
末了儿来个考题:你们说,当初工行要是直接把那厨房里的炉灶给搬走当债,这事是不是能赶紧给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