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瞅见老婆跟隔壁老王正玩斗地主,你是不是还在犯嘀咕,犹豫着要不要掺和进去?现代的家庭关系简直太玄乎了,本应是最能给人温暖的地儿,结果却活生生变成了超冷的冰窖场景。
婚姻就像共享充电宝
结婚的时候都讲要一直相伴到白头,可后来有人却半路就不干了。从民政局的数据能看出,在2022年,全国有683.3万对新人进行了结婚登记,然而离婚的却有287.9万对,这就意味着每两对新人结婚,就有一对在考虑怎么分财产。更悲催的是,当发现伴侣出轨时,对方还狡辩说“只是帮她通下水道”,这理由烂得连小区里的野猫都不会相信。
处理婚姻危机的时候,可千万别学电视剧演苦情戏。要是有人抓到老公聊骚,就连夜把微信聊天记录打印200份,然后塞满亲戚家的门缝。等到全家一起围观的时候,才发现那些“宝贝晚安”是发给家里金毛的。建议直接摊牌,不过得先检查下家里WiFi有没有连错宠物摄像头。
亲戚借钱像买彩票
二舅张嘴要二十万说要买房,三年之后你在房产中介门口碰到他,他正带着新女友看别墅。亲戚借钱不还的手段比电信诈骗还厉害,先是用“血浓于水”来降低你的防备,接着用“最近困难”来拖延时间,最后使出“还是不是一家人”这一终极杀招 。
有个家伙,婚房首付被表姐借走后就消失了,五年后突然收到一箱烂苹果,还附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滴水之恩”,后来才晓得表姐用他的钱开了水果店,如今连锁都开到第三家了,对付这种亲戚,建议借钱时直接签协议,还不上就让他们孩子跟你姓 。
过年回家像在渡劫
春节全家团圆本应和和美美,可你妈嫌你挣得少,你爸怪你不生娃,大姨非给你介绍对象还说离过婚的懂得疼人。统计局称中国单身人口超两亿四千万,然而亲戚们总以为是你眼光高,实际上你只是不想找个像他们那样爱唠叨的 。
有个写程序的,连续三年谎称加班来躲过年,结果全家带着饺子去公司堵他。最绝的是他真在加班,同事看到他被七大姑八大姨围着看的场面,默默给代码写了注释:“此人已进入死循环” 。
育儿变成氪金游戏
家长群里天天都在卷,从早教班一直卷到兴趣班,不知情的还以为在玩养成类手游。上海有个妈妈,给自家孩子报了8个辅导班,结果孩子写作业写到一半,问妈妈:“我能不能删号重练?”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学区房政策,北京西城区有套30平米的老旧房子,售价高达800万,在里面转身去个厕所都很费劲,可家长们却为此争抢得头破血流,后来又发现即便买了房也不能保证孩子能上上好学校,这就如同充了VIP后却发现还得抽卡一样 。
家庭群是谣言重灾区
家族群里老是在转“吃麻辣烫会得癌症”“WiFi辐射能致癌”,你辟谣的速度根本赶不上他们转发的速度。最恐怖的是三姑忽然@所有人,说“帮忙砍一刀,就差0.01%就能免费拿到电动轮椅了”,你点进去一看,发现她昨天还在公园跳广场舞。
有人把家庭群名弄成了“相亲相爱一家人”,之后天天有人在群里发“是中国人就转”,后来这人又拉了个新群叫“不转不是中国人”,结果真清净了,全家都把他给踢了。
宠物比孩子更贴心
当下的年轻人们养猫养狗,比养孩子还要用心,会给宠物买进口粮食,还会做生日蛋糕,而自己却天天吃泡面。有一对夫妻,因为争夺狗狗的抚养权而打官司,法官看完他们的消费记录后,直接把狗狗判给了花钱多的那一方——毕竟狗住的窝,都比他们的婚房还要贵。
最让人心里难受的是,加完班回到家,孩子只顾玩手机,连头都不抬一下,而狗子却叼着拖鞋跑过来迎接。怪不得有人讲,现代家庭关系是这样的:夫妻之间互相看不顺眼,孩子沉溺于玩游戏,只有狗子对你真心实意 。
你家有没有这样的长辈,冬天开暖气时嫌费电,夏天开空调时又怕着凉,属于节能型的?欢迎在评论区晒出你家的奇葩省电操作,点赞最高的送虚拟蜡烛一根,反正他们也不让开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