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课已经开了12个年头,那老师教书水平越来越高,可听课的学生却越来越少,现在连30人的小班都难凑齐了。
情感课的黄金时代
2012年那时候,教室里人挤人,跟春运的火车站一样热闹。四百多号人站着听讲座,三分之一的学生给这门课打了一百分。那时候的手机还没现在这么智能,谈恋爱还得靠真本事。现在回想起来,那或许就是情感教育的巅峰时期了。
2019年一到,好评率跌得跟股市里的烂股票似的,直接掉到10%。上学期那叫一个惨,11年来头一回招不满,好评率只剩下5%。这学期直接来了个猛跌,直接跌到3%,比A股还刺激。老师们都懵了:我这课不是教谈恋爱的吗?怎么现在学生连听课都不会了?
年轻人的选择困境
现在的年轻人,身体活力四溢,可心态却像老态龙钟。问卷上明明有“一般”、“还行”这样的选项,他们偏要选“非常好”,这不是自己骗自己?老师的话一点都没错,你才20岁,还有80年好光景等着你,现在就吹嘘“非常好”,那未来的日子岂不是白过了?
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刷小视频,看别人秀恩爱。自己谈恋爱?那东西太费劲了。他们宁愿对着手机傻乐,也不愿意在现实生活中来一句“嗨”。就算情感课再怎么棒,也挡不住他们当只缩头乌龟。
课堂内外的反差
老师备课那是越来越上心,案例那是越来越有料,辅导手法那是越来越高明。成功案例一讲就是三天三夜都停不下来,可学生们,耳朵都长茧了也还是不买账。这事,还真不能全怪老师,时代这东西变化太快了。以前上课都是专心致志记笔记,现在,上课就想着记仇——总觉得老师抢了他们玩手机的时间。
这事挺逗的,大龄单身青年居然更爱来听课。估计是被社会给上了一课,明白感情这事不能全靠碰运气。可那些正儿八经的大学生,他们觉得恋爱就跟点外卖似的,给个好评就能送到家门口。
教学改革进行时
下学期课表要来个大变脸,直接缩水成30人小班。这可不是老师想摆谱,实在是形势所迫。人一少,咱就能把每个学生看个透透的,连他们眨眼次数都能数得清。作业也来个新花样,那种网上抄不来的,就逼着学生们去观察现实中的感情世界。
这分数肯定要给低点,因为这课本来就不是刷分用的。压力,那自然也大得很,感情这事哪能随便糊弄。老师说了,要是来上课就认真点,想混日子的人就去找别的课。可悲的是,现在的这些大学生,连混日子都觉得累得慌。
情感教育的困境
12年一晃眼就过去了,当初那门火热的情感课现在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课本身没问题,关键是我们这些学生的心变了。现在咱们更倾向于信那些算法给咱推荐的恋爱小技巧,哪还有心思听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那些短视频里三分钟就能讲完的恋爱秘诀,简直比老师三个小时的分析案例还要诱人。
说起来真是心酸:现在的年轻人,宁愿窝在家里看别人谈恋爱,都不愿意自己亲自去谈一场。他们觉得感情这事太复杂了,简直比玩儿游戏还麻烦。所以,就算情感课讲得再怎么精彩,也挡不住他们当个看客的心。
未来的可能性
三十人小班这回算是最后一搏了,要是连这都凑不齐,这门课看来是要歇菜了。老师那话儿说得挺对,人生这事,自己得负责,选了“非常好”就得准备好买单。就可惜现在这帮年轻人,连选课的胆儿都没了。
12年前那帮站着一动不动听课的小子,现在估计都升级成爹妈了。可现在的这帮小子,坐着听课都觉得腰酸背疼。你说这算不算时代进步,可问题是,进步这东西到底跑哪去了?
现在的后生仔,为啥对情感课这么冷淡?是嫌太费劲,还是觉得感情这东西,根本不用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