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乐意把墙弄成博物馆那种装修风格,有些人却喜欢让墙维持最初模样。我家有两面这样的墙,一面摆满了从各处搜罗来的茶具,另一面挂着几个空空如也的展示架,唯一的装饰就是每月准时来的灰尘。
茶具墙的自我修养
这面墙上有32个杯子,每个杯子都有着不光彩的过往。那只最贵的建盏,花掉了我两个月的薪水,买了它之后,我只能天天喝白开水。老板声称这是宋代工艺制作的,我查了一下生产日期,是去年三月 。
这些杯子依照产地分类,依照釉色分类,依照价格分类,比我的衣柜整齐太多了。朋友来我家老是爱问“这个杯子卖多少钱”,我回答“无价”,实际上淘宝有相同款式的杯子。
空墙的行为艺术
对面那个展示架,是装修的时候被人骗着装上的,对方说这东西能提升家里的档次。可现在,它最大的作用就是证明空气是占地方的。时不时会有蜘蛛在这织网,这算是最尽心尽力的房客了。
我妈过来瞅了瞅,讲这墙的风水不行得改。我跟她说这是极简主义风格,她叫我别拿些洋东西来忽悠人。最后我俩在空架子上搁了盆塑料花,这就算是中西合璧了。
购物车的考古发现
那些收藏茶具的人,都有毛病,得去治一治。上周我整理购物车,发现一个五年前就加购的杯子,如今价格涨了六倍。当时觉得太贵,所以没买,现在,更是根本买不起,这可不就是人生。
特艺城拆迁以前,我跟茶友每周都会去捡漏,有一回看中了个钧瓷杯,老板讲这是明代官窑的,要价八千块,我查了下手机说淘宝上同款八十八包邮,老板当时就给我表演了川剧变脸。
茶具圈的鄙视链
玩杯子存在着门道。用建盏的瞧不上用青瓷的,把玩老器的看不顺新烧的。有一回茶会,我带了个机器压制的杯子,结果被一个用柴烧杯子的大爷,教训了足足半小时手工艺的重要之处。
最悲催的是用玻璃杯的,直接被取消喝茶资格。如今我家也准备了几个玻璃杯,专门用来款待那些声称要减肥只喝白开水的朋友。
杯子的生存法则
买杯子挺简单,养杯子可费劲。我用一只龙泉杯泡咖啡,如今釉面上全是咖啡渍,就跟长了雀斑似的。那只最贵的建盏放在柜子里供着,一年用不上两回,跟庙里菩萨没啥两样。
朋友送了我一套茶杯,声称是名家亲手制作,用了半年后发现底部印着“微波炉专用”,如今它们在我家承担装瓜子的任务 。
两面墙的人生启示
瞅着这两面墙,我明白了,人生就跟我家这两面墙似的,一面是理想,上面摆着各式各样高大上的计划,另一面是现实,除了灰尘啥都没 。
茶具墙让我明白,钱花在任何地方,其实都是花出去了,空墙却告诉我,即便省钱,也没省下什么名堂。如今,我把信用卡账单贴在了空墙上,这下它总算有了点存在的感觉。
你家有没有那种,买了之后就闲置在那,一直没用,可又不舍得扔掉的东西?讲出来,好让我心里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