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起名这事,比相亲还讲究。相亲还能看脸,起名全靠脑补。
名字决定命运
狗蛋这名儿一听就是乡下娃,而乐风这名字,准是家里有文化人。名字,就像一份未开封的简历,还没碰面,人家就给你评了个等级。
这家伙给自己娃取名儿叫“王者荣耀”,结果第一天上学就让老师给拎去家长会了。现在娃儿哭丧着脸,非得改名叫“张三”,就图个低调,不想成天儿让人围观。
文化人起名法
现在好多人都喜欢从《诗经》里挑名字,感觉挺有学问的。不过,你得留个心眼儿,因为有些字现在的人都不太认识了。
这名字“观南”听着挺有文化范儿,可谁曾想,上学第一天老师点名时来了句:“关…关啥?关灯?”那瞬间,这娃儿心里就暗暗琢磨,是不是得换个学校去了。
谐音梗要命
取名时最怕遇到那些让人尴尬的谐音梗,你想着“杜子腾”这个名字挺有文艺范儿,结果同学们可能会觉得你是在开玩笑,说你是肚子疼。
这事是真的,有位爹妈给娃儿取名叫“初墨”,听着挺文艺的,结果上学后外号成了“猪摸”。现在那家长,悔得肠子都青了,直喊当初要是多检查几遍就好了。
生僻字装逼
现在流行用那些冷门字来装逼显文化,结果就是考试的时候,别人都做到第三题了,他还埋头在写自己的名字。
最悲催的是办证那时候,那系统愣是打不出那个字儿,最后只能拿个"?"来凑数。等孩子长大了,一看自己的身份证,原来法定名字是"王?"这可真是绝了。
网红名慎用
前阵子“梓轩”那名字挺火,现在满街都是这俩字。老师一喊“子轩”,半屋子人都跟着站起来。
幼儿园里那老师吐槽一通,说她那班儿里仨娃子都叫“沐辰”,得按个子高矮来区分,沐辰A、沐辰B、沐辰C,听起来跟手机型号似的,逗死个人。
老一辈的智慧
瞧瞧那些老一辈取的“建军”“建华”名儿,还挺接地气的,至少不会让人笑掉大牙。我爷爷说他们那时候给孩子取名儿,就讲究三点:笔画少、好记牢、养起来不费劲。
我那二舅真是个奇葩,他居然按照出生的顺序给孩子起名,从“初一”到“初七”,这招数简直绝了,说是这样子就能牢牢记住每个孩子的生日。
起名终极建议
取名前得先来个三连击:先拿拼音键盘敲一遍,再用地道的乡音读一读,最后还得让那帮损友帮你琢磨外号。要是这三步都顺利通过了,那基本上你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末了儿来个戳心窝子的提问:你听说过最逗比的名字没?说出来给大家乐呵乐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