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进来看,看完发现货不对板,这种标题党,就跟相亲照骗一样,见光死那是必然的结果。
悬念式标题
悬念标题要是玩得巧妙,那就能勾起人的好奇心,要是玩得差劲,那就跟耍无赖没啥两样。有个公众号弄了个“震惊!这个习惯让你少活十年”的标题,等点进去一看,原来是在劝人早点睡觉,结果评论区直接骂声一片,骂出了好多条 。
真正有用的悬念标题得像剥洋葱那样,一层一层地弄,能让人不停地流泪。就好比“月薪三千怎样在北上广活下去”,读者明明晓得是鸡汤,可还是会去点,为啥?因为想瞧瞧你能编出啥花样来。
励志式标题
像“从摆地摊到年入百万”这样的标题,如今也就只能忽悠忽悠刚学会上网的村民了。有个教编程的账号更绝,标题写的是“初中辍学靠这个网站实现逆袭”,点进去一看,竟然是谷歌首页的截图 。
现在励志标题得具体到让人没办法证伪,像“靠给猫剪指甲月入两万”,虽说离谱,可有人真会搜“猫指甲刀加盟”,数据表明这种标题转化率比传统鸡汤高47% 。
新闻式标题
那种“重磅!微信新功能上线”的标题,十有八九是P图教程。有个科技账号上周发了个标题叫“苹果官方确认iOS18更新”,还在小字里标注“确认会在今年更新”,结果被人举报,然后被封了三个小时的号。
专业媒体搞新闻标题,得带上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就好比“深圳龙华区昨夜突击检查外卖箱”,它的打开率比“全国严查外卖卫生”高两倍,为啥?因为骑手真会慌 。
对比式标题
那种“安卓用户和苹果用户的24小时”的对比早就不新鲜了,现在时兴“用拼多多买婚戒跟在蒂芙尼求婚之后的婚后日子”,大数据表明带价格对比的标题分享量急剧上升。
有个理财账号做过一项实验,它把标题写成“年薪30万如何哭穷”,另一个标题是“年薪10万理财指南”,结果显示,前者的阅读量比后者高八倍,这表明当代网友就喜欢看凡尔赛翻车的场景 。
经验式标题
那种“十年老司机教你省油”的标题,如今差不多就意味着“我是骗子”。有个汽车博主把它改成了“加满油后在后备箱藏了两桶,省下3800元油费”,结果当天涨粉两千八 。
经验标题得带着具体数字以及作死的细节。就像“连续吃一个月泡面,总结出这三个牌子最抗饿”这样的标题,哪怕内容像海绵一样没什么干货,评论区也会自动发起讨论,探讨哪个口味最难吃。
反问式标题
职场人听到“你还不会这个Excel技巧?”这样的反问,已经吓得不轻。更让人烦躁的是,点进去一看,居然是要付费的课程,这感觉就跟问路时被人带到传销窝点似的。
有效的反问得戳中群体的痛点。就好比“为啥广东人敢穿着拖鞋去见客户?”,深圳那些打工的人看了肯定会转发,哪怕内容或许仅仅是在分析岭南的气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