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多人挤在网线上下开大会,那阵势比春运抢票还火爆。领导们一套套官腔,专家们术语连篇,技术宅们埋头记笔记,整个场面和谐得让人想赶紧睡一觉。
总经理的开幕致辞
李总上台讲了老半天,其实就三句废话:欢迎光临、谢谢大家、好好干。他那嘴皮子一翻,就念叨公司每年往研发上砸钱,可具体是多少钱?保密得跟啥似的。台下有人小声嘟囔,这要是分给咱们年终奖就好了。
说起来这次开大会得传达二十大精神,可谁也没说这跟那啥连接器技术有啥勾搭。李总那句“满载而归”倒是挺逗的,毕竟咱手里拿的纪念品是个U盘硬盘。
专家们的表演时间
七个大拿一个接一个地走上台,那个最年轻的家伙,头发都快成银白了。院士的演讲里全是英文缩写,PPT的最后一张纸上写着“感谢您的倾听”,可大多数人手里都拿着手机刷着。
专家一激动,突然对着台下发问,全场瞬间静得能听见针掉地上的声音。后来一打听,原来他问的是那种早就被淘汰的技术,现在连实习生都不屑一顾。但那院士就是院士,人家能把过时的技术说得跟诺贝尔奖似的。
291篇论文的真相
看了这么多论文,真是啥样的都有。有人把五年前的旧货换个名字又拿回来,还有的直接把实验笔记当论文交。最逗的是,有篇论文的致谢里竟然写着“得多谢我家那猫儿陪我熬夜”。
这些论文横跨了连接技术的各个分支,从微观的纳米材料到遥远的太空应用应有尽有。不过,你细看就会发现,三分之一的数据图表竟然是从其他人的论文里硬生生搬过来的。还有个家伙,竟然把他的硕士论文硬生生拆成三篇去投稿,这操作也是够狠的。
下午茶时间变辩论赛
下午那场研讨本想着能轻松聊聊,结果成了技术宅们的较量战场。有个眼镜片儿厚的工程师死活觉得那材料早就该淘汰了,把对面研究所那博士怼得脸色都绿了,那叫一个惨。
最逗比的是俩砖家就一颗螺丝的拧紧力度杠上了,底下有人小声开个小赌局,看谁赢。结果主持大人硬是给掐了,说这事咱们明年再议。
分论坛的生存指南
第三天的小会场,那帮聪明蛋儿都揣着充电宝,手里还抓着零食。头一个会场那演讲,专业得让人头都大了,二十分钟不到,就剩下导师在那儿给主讲人捧场。第二个会场空调直接罢工了,可大家愣是没人敢溜,就因为领导大人在后排坐着。
那第三会场最受欢迎,主讲人突然来个神转折,改用大白话给大家上课,还时不时来点实验室里的趣事。有人小声嘀咕,这回算是没白花钱,内容确实挺有意思的。
闭幕式的官方总结
陈总工那闭幕词简直正能量爆棚,号召咱们把创新精神往实际工作中使劲。可台下那帮家伙都在合计着怎么把会议记录整得让领导看了眉开眼笑,毕竟能影响到季度考核的成绩。还有那帮人,已经琢磨出怎么把这次会议吹嘘成一次技术大突破。
最后来个全体大合照,前排那帮领导笑得跟朵花似的,后排的技术宅们比剪刀手比得还挺欢。摄影师喊一声“创新”,旁边就有人小声嘟囔“创收”。这事就来了:咱们公司开这种会,是真能长点见识,还是纯粹就是走个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