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咋一听搞科研的,就都得是戴个大眼镜、头发稀疏的实验室宅男?可你瞧瞧甘肃科技信息网络中心那帮家伙,人家用实际行动给你秀了一把,写代码的照样能拿科技进步奖,不服不行!
科技项目收割机
这伙人最拿手的本事就是四处揽活儿。国家科技部那摊子事得干,省科技厅的饭碗也得端。从草原牧区的技术演示到双语网站的搭建,他们就像科技圈里的搬砖工,啥项目都敢接。
最逗的是那啥“甘肃南部草原牧区”项目,说是为了让牛羊过得更爽,愣是把高科技和养牛养羊给掺和到了一起。结果牛羊没见着影儿,倒是弄出一堆东西,还弄了个奖回来。
软件著作权批发商
他们自己搞出来的30个系统里,有11个成功获得了软件版权。这数字搁北京上海广州那儿可能不算啥,可是在咱们甘肃这儿,那可真是横着走的存在。
那个“查新综合管理系统”火得不得了,从西北的甘肃卖到了东南的广东和浙江。现在全国各地的查新机构都用上了它,简直就像开了家连锁快餐店。搞不清楚是这系统真的那么厉害,还是大家都图省事,懒得自己搞一套。
技术输出小分队
这帮家伙的技术厉害得不得了,不仅在本省吃得开,还远销青海、宁夏。更绝的是,连中石油这种大企业都开始用他们的专利检索平台了。
这“异构数字资源统一检索系统”名头挺唬人,说白了就是让各种格式文件能混在一起搜。可就这么个简单功能,愣是让他们在三个省里大赚一笔,简直就像科技界的兰州拉面一样,火得一塌糊涂。
码农团队进化史
起初咱们团队就那么几个,一个硕士加四个本科生凑数。现如今人数虽没膨胀,但好歹有三个兄弟搞定了系统分析师的证儿。这要是放在甘肃那科技圈里,那绝对是豪华到飞起。
发了二十几篇论文,数量上比那些大学教授差了点。不过,他们每篇论文都是真刀真枪的项目经验,不像有些人,代码都没运行一遍就敢往出扔。
奖状收集爱好者
自2006年起,这帮家伙就开始各种奖项拿到手软,科技进步奖的二等奖、三等奖拿到手软,还顺便把科技情报学会的一等奖也给收入囊中。
最逗比的是2009年那事,同一个项目竟然同时揽下学会的一等奖和科技进步的三等奖。换成娱乐圈那套,这不就是某位演员在同一个电影里同时获得了金鸡和百花的双料提名,哈哈。
科技圈交际花
这系统,政府机关都在用,连永靖那边的县政府官网都找他们帮忙。从科技厅到县政府,这关系网可真是比兰州那儿的牛肉面馆还多。
这帮家伙弄了个“集群网站内容发布系统”,结果服务了老鼻子单位。要是不提他们是科技公司,简直就像是在卖网站批发似的。
说起来这事,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在咱们甘肃,是安安心心接项目比较稳当,还是得像北京、上海、广州那样去试试互联网创业这条路?逗号,这俩选择,一个稳重,一个刺激,你选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