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现在种子都要搞“基因定制”了?在合肥丰乐种业的实验室当中,有技术人员,他们正在使用自动配液仪,给玉米做“亲子鉴定”。
实验室里的基因魔术师
有一台价值80万的基因扩增仪,它的外形类似微波炉,可它的工作是给种子测DNA。技术员小王讲这东西比相亲网站可靠,能够精准找出种子的优良基因。去年他们运用这套设备筛选了2000多份水稻样本,准确率高达98.7%。
实验室的墙上贴着一条标语,写的是“今日你检测了吗”。负责人是老李,他说如今育种就跟拼积木似的,得先把好基因挑出来,然后再进行组合。他们最近运用分子标记技术,成功地把抗病基因转到了西甜瓜种子里,使得亩产提高了百分之十五 。
单倍体育种的黑科技
南岗试验田里种着一排排特殊玉米,这是运用单倍体技术培育出的。技术员小张表示,这如同给玉米做了绝育处理,之后通过染色体加倍得到纯种,育种周期从原本的6年缩减到了2年。
去年,他们凭借这个办法培育出了“丰乐618”玉米,其抗旱性提高了30%。有个老农民叫老王,试种之后讲,这玉米的杆子比电线杆还要笔直,而且特别能生长,他家的狗如今都不敢从玉米地经过了。
一万两千个种子宝贝
公司的冷库里存有12000多份种子,管理员是老周,他说这些种子是公司的宝贝。其中收藏最久的是1985年的杂交水稻种子,到现在还能发芽。有一回,清洁工差点把珍贵种子当作垃圾扔掉,这可把他们吓坏了,于是给每袋种子都装上了GPS 。
最近从新疆弄来的抗旱小麦种子很是抢手。农技站老刘讲,这种子种下去后,浇一次水就能挺半个月,特别契合皖北地区。只是长得太慢,把他急得天天蹲在地里给麦苗放《最炫民族风》 。
种业版的速度与激情
丰乐种业将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弄出了个“育种流水线”。去年推出了“合丰 7 号”水稻,其抗倒伏能力超强,台风来袭时,别人家稻田就如同被剃头,他家稻子却一动不动 。
他们另外设有一个“种子选秀”活动,每月都会选出最优秀的种子。上个月赢得冠军的是一粒西瓜种子,评委给出的评价是:“果肉红得好似抹了口红,甜度跟初恋有得一拼。”
政府送来神助攻
合肥市今年打算建造“智能育种加速器”,听说它能够达成“一年五代”的育种速度。农委的王科长讲,这就好比给种子开了挂,以往需要十年方可完成的育种工作,如今两年便能搞定。
省里拨了二点三亿搞生物育种平台,项目负责人老赵称这是要给安徽种业装个“涡轮增压”,重点攻克抗病虫害品种,只是工程师们太爱较真,西瓜子的纹路都得用AI分析 。
种子界的未来战争
丰乐今年打算推出抗旱玉米新品种,有技术员表示这个品种能在沙漠里存活,隔壁县的老吴试种后抱怨,玉米是活下来了,可它太能喝水,把他家井都快抽干了 。
他们仍在钻研“智慧种子”,它能够依照土壤状况自行调控生长速度。农大教授讲,等这项技术成熟了,农民躺在床上玩着手机便能种地。只是成本实在太高,如今一粒种子比鸡蛋还要贵。
所以问题就来了,要是真能进行基因定制,你会给西瓜添加个啥奇特功能?是自身带有冷藏功能,还是能长成方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