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月找对象可太难了,就连AI和机器人都得凑一块儿过生活。4月22日泸州有场签约仪式,那场面比相亲节目还热闹,领导充当证婚人,国企研究所扮演媒婆,就差没请个司仪喊“礼成”了。
当机器人遇上AI
泸州发展智汇科技公司,是搞数字化的老手。四川具身机器人公司,是钻研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家伙。这两家公司,突然就对上眼了。依我看,这组合挺般配,一家负责吹嘘、画大饼,一家负责动手做事。
这两家宣称要共同打造“全场景生态圈”,简单讲就是让机器人装上AI大脑四处闲逛,从智慧城市到工厂车间,恐怕小区保安亭也在其列,徐利部长领着一群人全程围观,这阵仗比民政局办结婚证还盛大 。
技术宅的春天
四川具身科技靠着电子科大以及省人工智能研究院,是个典型的学霸创业团队。他们研发了人形机器人,听说这东西能改变智能生活。但我更在意的是,这机器人能不能给我去取快递 。
彭倍董事长讲要搞“产业普及”,说白了就是要让机器人既便宜又好使。当前市面上的人形机器人价格动不动就几十万,比娶老婆给的彩礼还高。要是这次合作能把价格降一降,我没准就买一个回家让它帮我洗碗了。
国企的数字化焦虑
智汇科技身为国企数字化转型专家,曾为200多家国企提供服务。当下国企满心焦虑,担心被时代抛弃,见到任何新技术都想尝试一番。此次与机器人公司合作,想必也是在 desperation 中胡乱寻求解决办法 。
罗火明董事长表示要在智慧城市领域打造标杆。我估摸他们最开始想搞定的,或许是让机器人去指挥交通。毕竟现今的交警同志,天天在马路上吸尾气着实挺辛劳的。
智慧城市的魔幻现实
协议中提到要弄智慧城市,还要搞智能制造,并且涉及智能安防。我脑海里浮现的画面是,有机器人充当警察去抓小偷,有AI扮演城管驱赶摊贩,在智能制造车间里,到处都是机器人在偷懒 。
泸州打算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这野心可不算小。然而实际情况或许是,先在政府大楼安置几个充当机器人前台的东西,给前来办事的大爷大妈指引道路。要是真打算全面实现,那就得等机器人学会讲四川话喽。
技术闭环的真相
“技术攻关 - 场景验证 - 标准输出”听起来挺厉害,说白了就是:先自己闷头搞,再在小范围内试试,最后定行业标准赚钱。这一套路我清楚,跟手机厂商弄5G没啥两样。
规模化应用嘴上说说倒是轻松,可我心里犯嘀咕,担心机器人一到实际场景就原形毕露。就好比某些人工智能客服,除了会讲“正在为您转接人工”,别的啥都干不了。盼着这次合作能整出些实实在在的成果,可别又只是个只存在于演示文稿里的项目。
领导的产业梦想
徐利部长带着队伍来见证签约,这表明在泸州这件事是挺被看重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链这个名称听起来很吓人,然而具体能连接出什么,还得看接下来的发展情况。
泸州想借这个合作塑造城市新招牌,我提议先处理实际难题。比如说让机器人去夜市协助烤串,又或者去火锅店递送盘子。倘若这些情景能够实现,肯定比啥生态圈都靠谱。
看完这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婚礼”,我心里最大的疑问冒出来了,啥疑问,就是这两项技术结合以后,头一个面临失业的会是哪一位,欢迎大伙在评论区分享一下你的预言,顺便帮忙点个赞再转发出去,好让更多人瞅见未来的下岗危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