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下的教书先生到市里教育局的一把手,这家伙的经历简直是个传奇。一晃眼三十八年,岗位换来换去,平均每三年半就得换一次,这换岗的频率,简直比换手机还频繁。
中文专业起步
82年考了个邵阳师专中文系,这学历搁现在连简历筛选都够呛能过。毕业后就在株洲县五中教书,四年下来,粉笔灰都堆成山了。谁能想到,这教语文的,后来竟然跨界去搞新闻出版?还真是够扯的,最后竟然还混成了教育局的一把手。
这老师摇身一变,进了县人大办公室,这转变简直比职场教科书还教科书。那时候哪有LinkedIn,他递的简历啥样也没人知道。反正自1989年起,那粉笔就跟他拜拜了。
乡镇干部岁月
95年,他空降到三门镇,摇身一变当上了镇长。转眼两年过去,他成了书记。在乡镇那六年,他不仅完成了中央党校的本科学业,还攻读了人大研究生课程。白天忙活计划生育,晚上钻研经济管理,这时间管理技能,让现在的打工人望尘莫及。
那家伙在乡下的时候,愣是挤出时间拿下了两个学历证书。那时候的函授学历,那可是真刀真枪考出来的,跟现在那些挂名的网课可不一样。就凭这手,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
副县长的高光时刻
2001年,小子我重返县城,摇身一变成了副县长,具体分管啥东西我也不清楚。结果两年后,直接被提拔成市新闻出版局局长,这转变速度,简直比让一个厨子去开飞机还离谱。更让人瞪眼的是,这局长一坐就是七年,创下了我个人的岗位坚守记录,真是够意思。
当副县长那时候,他正攻读省委党校的研究生课程。这家伙对读书那是真爱,搞领导那点事,不过是副业。咱们给他来个招生宣传:瞧,做官还能一边读个学位,真有两下子!
文化战线老司机
2003年到2015年,这家伙在文化圈里埋头苦干了十二年,从新闻出版局到文广新局,机构改革来来回回,他硬是趟过了两轮。这期间,他还鼓捣出一本诗集,摇身一变,成了省作协会员。见过不少写诗的领导,但能坚持出书的,还真是不多见。
那《一天一夜》诗集网上还能淘到,标价28大洋。咱们教育局的能团购点老领导的笔墨,当员工福利挺不错。毕竟会作诗的局长,比只会念稿的领导有范儿多了。
广播电视台历险记
2015年,他一跃成为广播电视台的台长,这转变比明星跳槽还惊悚。两年间,他让株洲人民牢牢记住了这位会作诗的领导。收视率涨没涨不知道,但至少没听说出过什么播出事故。
电视台那时候最拿得出手的成就,大概就是主持人们没在镜头前出过洋相。想当年,传统媒体那可是水深火热,能稳稳当当挺过来,简直就是胜利的象征。
教育局终极副本
2017年我接手了教育局,一直做到今年七月。七年光景,够我送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也让我成了株洲教育界任职最久的那几位局长之一。如今,免职通知来了,我终于能全心投入写诗的乐趣中了。
这回人事调整简直低调到极致,连个欢送会都没听说有人报道。但想想也对,61岁的人,回家带孙子是时候了。只是好奇,他那退休的日子,会不会比上班还充实,忙得不可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