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那克雷瓦科尔滑雪场这两天挺火,一帮打扮得跟外星人似的年轻人把滑雪板玩出了花。咱中国队的小伙子们使出了家传的滑雪绝活,把那些欧洲的传统强队搞得一头雾水。
短距离赛秒变个人秀
米兰那冬奥会同款赛道一铺好,中国队布鲁尔就变身成了人形挂件。四分之一决赛领先了3秒,半决赛更是甩开了5秒,决赛直接给意大利选手来了一场雪山漂移秀。冲线那时候,裁判手里的秒表差点儿摁出火星子,3分09秒,够呛!
隔壁U18赛道那贡松郎简直太离谱了,资格赛就一路过关斩将,决赛直接把第二名甩开了半个赛道。那挪威小哥看着自己胸前的银牌,直摇头:"这回咱们的中国选手是不是把滑雪板给升级成火箭了?"女选手普姆阿尼更是狠到家了,4分08秒的成绩直接把意大利姑娘甩出了15秒,赛后采访就简单来了一句:"这雪挺不错的,挺滑的。"
垂直竞速赛变耐力测试
第二天咱们搞的是爬坡赛,说白了就是拿着滑雪板往山上冲。布鲁尔刚结束短道赛,一转身,12分52秒就又把赛道纪录给破了。毕禹新那是更绝,拿银牌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掏手机查心跳——毕竟12分57秒的速度,换成一般人早就得躺床上歇着了。
次旦玉珍跑完这趟马拉松,喘得像只狗,结果一回头,那亚军刚蹭过终点线。旁边那西班牙教练瞪着眼睛,死盯着记分牌,揉啊揉,最后还掏出副老花镜,验了三遍,就差没拿放大镜了。瑞士队的医生全程手攥速效救心丸,就怕自家选手一看中国队背影,直接给吓出心梗来了。
欧洲强队集体懵圈
意大利媒体赛后把中国队的表现比作“雪崩般的胜利”,结果当地体育论坛瞬间炸开了锅,几百条帖子瞬间冒出来。有网友翻出了三年前的比赛录像来对比,结果发现中国选手的雪板轨迹竟然从S型直接变成了直线,底下热评第一条是:“他们是不是在雪地里偷偷埋了磁铁?”
法国教练熬夜看比赛回放,结果发现那中国小家伙滑冰时几乎不用雪杖。波兰记者紧追不舍,问贡松郎加训练的诀窍,那小子挠了挠头,笑说:"咱们那旮旯冬天没暖气,上课都得靠跑圈取暖。"
装备背后的秘密
这眼尖的观众一看,中国队这雪板短得跟人家不是一个量级,瑞士那帮器材贩子凑过去嘀嘀咕咕看了好一阵,突然就一拍大腿:"这帮家伙把越野滑雪那套技术给搬过来了!"你别说,中国队这比赛服也是暗藏玄机,袖口特意加宽了5厘米,就为了能方便点掏那能量胶。
西班牙那家伙比赛后死活要跟普姆阿尼换副手套试试,一试戴才发现,那手套关节那块儿粘了层防滑的硅胶。意大利那家伙蹲在赛道边儿研究了好久,最后来了一句:"原来咱们的秋裤技术都用到滑雪服上了!"
年轻选手的凡尔赛
记者问布鲁尔得了冠军啥感觉,那小子盯着奖牌愣了三秒钟,嘴角一撇:"咱校运会那才叫激烈。"有人问毕禹新怎么保持体能,他直接从兜里掏出半包辣条,笑嘻嘻地说:"跑不动的时候,我就想想食堂那红烧肉的美味。"
最逗比的是贡松郎加,领奖台上他突然掏出手机来个自拍,结果背景里那挪威选手正扶着膝盖大口喘气。采访环节更让人心酸:"教练说跑不进前五回得加练,没想到这次这么容易就达标了。"
未来比赛的悬念
欧洲教练团们紧急学习中文,听说法国队不惜重金请了东北话翻译。国际雪联紧急开会,商量着要不要限制咱们中国队的装备,结果发现人家连滑板上的蜡都国产的。
下个月瑞士站的宣传海报都弄好了,瞧那背景里,咱们的中国选手的轮廓比旁人足足大了两圈。挪威媒体先来个心理建设,提前放话说:“这次咱们力争成为欧洲里最先完成比赛的队伍。”
这事就来了:咱中国的小年轻们要是真的开始认真钻研那些欧洲老古董运动,那咱们是不是得担心他们把冰壶玩成了弹珠大战?逗比了点,但也是这么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