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到2014年期间,德国队和阿根廷队在世界杯赛场上的表现,就如同两口子闹矛盾时的情形,先是互相激烈争吵,接着陷入冷战状态,最终直接把桌子给掀翻了。
历史就是个轮回
1986年的时候,马拉多纳搞了个上帝之手,给了德国一下子,四年以后,德国人靠点球还了回来。这两队就跟小区停车的邻居似的,你碰我一下,我肯定划你一道。
2006年,在德国主场进行比赛,阿根廷人带着里克尔梅前来挑战,120分钟里双方踢得毫无建树,点球大战时,德国门将莱曼从袜子里拿出小抄,阿根廷人直接懵了。
2006年点球玄学
那场点球大战简直就是行为艺术。德国人踢点球的样子好似上班打卡,阿根廷人踢点球就如同临时工赶工期。卡恩居然给莱曼递了张纸条,纸条上面写着“往左扑”,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在传高考答案。
赛后,阿根廷球员对德国助教大打出手,施魏因施泰格的衣服被扯得露出肚脐。德国媒体称这是“史上最文明的群殴”,毕竟打架时没人用牙齿作武器。
2010年屠杀现场
南非世界杯简直成了德国人的杀戮之地。托马斯·穆勒开场仅3分钟便取得进球,把阿根廷后卫踢得好似在玩现实版水果忍者。克洛泽空翻庆祝时差点闪到腰,不过比起海因策被过掉时的神情那可好看多了。
马拉多纳在球场边着急得不行,不停地啃自己手指头,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在吃螺蛳粉。比赛结束后,德国媒体说话特别毒:“我们给了阿根廷四颗子弹,可他们连枪都没拿出来。”
2014年终极复仇
在巴西世界杯决赛之前,德国人悄悄给梅西P了一张捧着奖杯的图片当作屏保。后来,格策在加时赛的时候一脚大力射门,这一脚把阿根廷人的烤肉聚会给弄成了追悼会。
诺伊尔当时那可是又当门卫,又当中卫,还兼职保洁阿姨,他冲出禁区去解围时的那副架势,就好像是在追末班公交车 。梅西盯着大力神杯时的眼神,比双十一没能抢到优惠券还要绝望 。
风格差异实录
德国队传球,那叫一个规整,就跟强迫症整理衣柜似的,横竖都得对齐。阿根廷人踢球,就跟梅西带娃一样,全队就看一个人表演。勒夫带的球队,连庆祝进球都跟搞流水线作业似的。阿根廷人进球后,兴奋得恨不得当场跳探戈。
有数据能证明,2014年决赛时,德国传球次数达到698次,而阿根廷只有379次。不过德国媒体对此进行了吐槽,称“我们传了700脚才进1个球,他们传300脚就能进1个球,到底是谁亏了?”
球星变形记
克洛泽在德国队充当人形自走炮那时候,阿根廷还指望着梅西能身兼两职。厄齐尔传球好似装了GPS,迪马利亚突破犹如踩了风火轮,只可惜2014年决赛时他腿筋拉伤,下场时哭得跟被班主任收了手机似的。
最悲催的是阿圭罗,在曼城那可是威风八面,杀得对手片甲不留,可一回到国家队就泯然众人。英国记者还打趣说,他在俱乐部能尽情享受烤肉,在国家队却只能眼巴巴闻着味儿。
教练迷惑行为
勒夫每次伸手去掏裤裆,再摸摸腋下,这事就能上热搜,阿根廷教练萨维利亚,却老是一副在琢磨的样子,心里想着“今晚到底吃意面,还是吃通心粉”。2014年决赛加时赛的时候,德国助教拿着个小本本,疯狂地记录着,阿根廷教练组则在数看台上还剩下多少空座位 。
有球迷察觉到,勒夫带领德国队期间,德国队从未输给过阿根廷队,然而他舔过的指尖数量之多,足以腌制出一缸酸菜。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战术发挥了强大作用,还是细菌在背后搞鬼?
现在有个问题冒出来了,要是到了2026年世界杯,这两支队伍再次碰面,你是希望德国人继续搞那种像流水线一样的操作,还是盼着阿根廷人把梅西牢牢固定在球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