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东西能让爷们儿把手机撂一边儿去:那啥美女和踢球的。可看美女看多了得腻歪,踢球这事却能让人给迷得死去活来,一辈子都戒不掉。
足球门槛低到没朋友
踢球,拿个易拉罐就能来劲,这别的运动可做不到。篮球得有篮筐,网球得有拍子,高尔夫那就更扯淡了,没杆子就只能干瞪眼。记得2006年德国世界杯那时候,非洲那些贫民窟的小子们,就用塑料袋裹报纸当球踢,那场面,绝了。
小马拉多纳那时候踢球连橘子都能当球踢,现在有些球星小时候连双鞋都买不起。不过足球这东西可不管你穿啥,它只看你的脚法,不看你鞋子的牌子。而有些运动,光看装备就能让人望而却步。
观众多到像春运
诺坎普那地方能装下九万多号人,简直就像把一整座县城的人都弄来观战。2018年那俄罗斯世界杯决赛,全球有11.2亿观众,这数字都比不少国家的总人口还高。这阵仗,乒乓球比赛得打上一百年才可能比得上。
篮球馆里能装下两万观众,档次得是NBA那级别的。你喊一声,回声都能把对面看台的观众吓个半死。就是要这种人多势众的气氛,不然熬夜看球,熊猫眼岂不是白熬了?
意外多到编剧都不敢写
92秒48秒还能逆袭,这简直是足球界的独门秘籍。2019年利物浦4-0逆袭巴萨,连巴萨的粉丝都傻眼了。篮球最后10秒领先20分,基本可以提前关电视了,但足球就算补时到最后一秒,比分都可能大变样。
裁判一失误,立马成段子,比如那谁谁谁的“上帝之手”。现在有了VAR,裁判连犯错的机会都没了。这感觉,就跟坐过山车不用绑安全带似的,刺激得一批。
穷国也能当主角
冰岛全国人丁稀少,连北京朝阳区都比不上,可2016年愣是把英格兰给掀翻了。克罗地亚四百万人口都能拿世界杯第二,换成篮球的话,估计连咱们中国队都赢不了。足球这东西,能让那些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国家也火一把,上热搜都不是事。
非洲家伙赤脚踢进世界杯那时候,耐克阿迪都得排队给人家送鞋。有些运动比的是谁穿得贵,踢足球的比的是谁更能挨踢。反正踢得溜,地摊货也能摇身一变,成限量版了。
打架都带着艺术范
球员要是打起来,分分钟出表情包,就比如齐达内那记头槌,跟马特拉齐的较量,简直成了永恒的回忆。篮球场上,打起来就是王八拳,场面那叫一个激烈。足球场上的斗殴,自带慢镜头,看得人直呼过瘾。就连球迷之间干架,英国那帮家伙都能搞出摇滚演唱会那味儿。
裁判那掏红牌的动作,简直跟发扑克牌似的,球员们装死的样子,演技都能秒杀小鲜肉。这股子娱乐劲头,让足球比赛的表情包源源不断。反观那些运动,吵架都像是背了台词一样。
输赢都能吹一辈子
巴西人还老提那1958年的冠军,英格兰那“足球回家”的念叨已经55年了。咱中国球迷那是更狠,2002年世界杯的“进一球”梗估计能火一辈子。这情怀,初恋啥的都得给它让道。
踢输了,就怪草地要么太干要么太湿,要么就是半干不湿,赢了球就吹得跟孙子似的。踢球这事,让咱们这些普通人都能当回键盘教练,这感觉,比玩儿游戏开外挂还带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