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起身去看球,发现如今的世界杯淘汰赛要是不踢点球,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巴西和智利刚刚上演了点球生死大战,紧接着,哥斯达黎加立刻用十人阵容,把希腊也拖进了十二码的对决。按照这个发展趋势来看,建议国际足联干脆把淘汰赛改名叫“点球杯”。
足球比赛变成抽奖游戏
现在的球队都变精明,淘汰赛一开始就摆大巴,能苟 90 分钟。加时赛还继续装死。就盼着靠门将扑点球来决定胜负。数据表明世界杯历史上 24%的淘汰赛得靠点球决出胜负,这概率可比买彩票中五块钱大多。最惨的是观众,熬了一整晚看 120 分钟的催眠足球,最后五分钟才有那么点刺激的。
德国人在这方面极为擅长,他们历经四次点球大战且全部获胜,就如同那些在考试中总是能够幸运地蒙对选择题的学霸一般。而英格兰则恰恰相反,他们三次点球大战皆以失败告终,就好似在考试时那支 2B 铅笔突然断芯的倒霉家伙。建议英足总下次直接带领一位巫师前往世界杯,专门为点球大战进行开光仪式。
门将突然变成男主角
平时在俱乐部靠拿工资混日子的替补门将,到了点球大战那时候,身价一下子就涨上去了。2014 年巴西的门将塞萨尔把两个点球给扑出去了,立马就从之前被说的“黄油手”变成了“圣塞萨尔”。希腊的门将卡尔内齐斯更厉害,小组赛的三场比赛丢了五个球,可到了点球大战的时候,突然就变成像一堵人形墙一样了。
最魔幻的是 2018 年的克罗地亚门将苏巴西奇。这家伙穿着一件 T 恤,上面印着亡友的照片。他连续在三场淘汰赛中扑出了点球。建议以后的门将都去定制纪念 T 恤,说不定能触发隐藏的 buff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前锋在踢点球之前,都要先和门将玩上五分钟的心理战。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在看《禁闭岛》这部电影。
东道主自带点球光环
数据表明,东道主在点球大战中的胜率达到了 67%,并且最近四次都取得了胜利。2006 年的时候,德国门将莱曼拿着小纸条扑点球,那场景就像是世界杯版的《谍影重重》。我觉得以后申办世界杯的国家,先集训门将会比建球场划算很多。
1990 年意大利遭遇了翻车的情况,在主场被马拉多纳带领的阿根廷通过点球给淘汰了。那一天圣西罗球场响起的嘘声,估计到现在在米兰地铁站都还能听到回声。所以奉劝各位东道主,点球的光环虽然很不错,但是可千万不要贪杯。
点球大战也有鄙视链
德国人处于鄙视链的最高位置,英格兰和荷兰则在底层相互依靠以求温暖。意大利最为奇特,他们在四次点球大战中输掉了三次,然而唯一获胜的那一次是在 2006 年的决赛。这就如同一个整个学期都考零分的学渣,在期末考试时突然获得了满分。
荷兰队那可真是惨,他们在世界杯和欧洲杯这两项赛事里一共踢了五次点球,结果输了四次。依我看,荷兰足协干脆把国家队队歌给改成《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门将的训练课也别搞训练,直接改成心理辅导课得了。
点球大战催生玄学
现在各队都开始钻研点球玄学,从助跑的步数到摆球的角度,都要去做大数据分析。英格兰还特地请了神经科学家,可结果到 2018 年,还是被哥伦比亚门将奥斯皮纳给上了一课呀。事实表明,科学是比不过玄学的。
巴西队很实在。2002 年他们夺冠之后承认,在赛前全队一起看了《少林足球》来寻找灵感。我觉得中国男足也可以试试这招毕竟现在再看《流浪地球》已经来不及。
未来可能取消点球?
有人提议用“突然死亡法”来替换点球,像加时赛中谁先进球谁就获胜。然而想想 2018 年比利时 3 - 2 绝杀日本的那场比赛,如果是突然死亡规则,观众就没法看到如此刺激的逆转了。还有人提出可以比较角球数量,那样的话穆里尼奥或许能带领罗马拿到欧冠。
最靠谱的建议是球迷提出的:以后点球大战让教练去踢。你可以想象瓜迪奥拉和克洛普在十二码前进行单挑,那样的收视率肯定会非常高。不过温格可能会不同意,毕竟他穿着西装摔跤的那画面太好看了。
看完这些后,你觉得本届世界杯能否打破单届 4 次点球大战的纪录?欢迎在评论区给出你的预测,同时说一说你所见过最离谱的点球瞬间。要是点赞数超过一百,下期我们就来聊聊“VAR 如何毁掉足球”;要是没人点赞,那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