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买绘本,刚开始我是不乐意的。后来有一天我发现,那些色彩斑斓的纸能让我笑得直不起腰,还能顺便把孩子给教导了。
色彩冲击波
第一次翻开《好饿的毛毛虫》,眼睛差点被闪瞎。那条虫每天吃不一样颜色的食物,周一吃的是红色草莓,周二吃的是绿色树叶。我家孩子看完后,连着吃了三天彩虹糖,还说要模仿毛毛虫 。
《小黄和小蓝》更厉害,两个色块抱一块儿就成了绿。有一回邻居家孩子来玩,俩小孩把番茄酱跟蓝莓酱搅成紫色,还说要发明新颜色。她妈到现在都不知道沙发上的污渍咋来的。
故事会扎心
《大卫不可以》里那熊孩子,跟我家监控录像没啥两样。有一回,娃学大卫光着屁股往大街上跑,被我逮回来念了这本书。如今他改穿奥特曼披风出门,还说这样就不算裸奔了。
《生气汤》里妈妈的做法挺厉害。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试着学她把锅敲得特别响。结果楼下邻居以为我在拆承重墙,差点去报警。后来发现,敲不锈钢脸盆效果相同,还能省煤气。
文字游戏厅
《猜猜我有多爱你》里有句话叫“我爱你从地球到月亮”,我家孩子把它改成了“我爱你从卧室到冰箱”。后来才晓得他是为了骗冰淇淋,不过这话确实比“爸爸我爱你”听起来新奇。
《鼠小弟》系列全是些固定模式。鼠小妹织毛衣的那一段,我家孩子看完后,把我老婆的毛线缠得满身都是。如今他自称是木乃伊,还要求每天用零食来供奉 。
字体放大镜
《亲爱的小鱼》这本书的字体特别大,大得就跟老年机似的。有一回我故意装作看不清上面的字,没想到这娃竟然一本正经地给我念了起来。如今他认识的字数量猛增,就连超市的促销单他都能念。只是他老是把“买一送一”念成“买一揍一” 。
《月亮生日快乐》这本书里,“砰”这个字占满了一整页。孩子学会这个字之后,每次放屁的时候都会大声喊“砰”,还说这是在给屁股过生日。幼儿园老师表示这属于行为艺术,建议我带孩子去看展览。
情感碰碰车
《我答应过你》这套书带来的影响太严重。如今孩子每天都要跟我拉钩一百回,其中还包括“答应我今晚别吃青菜”这类不平等的约定。有一天我发现他在小本子上记录我违约的次数,那格式简直跟黑社会记账一模一样。
《瘦皇后》这部作品,致使娃产生了身材方面的焦虑,有一回,娃对着镜子捏着肚子,说自己太胖了,结果就在当天,娃偷吃了五块蛋糕,还声称这是为了补充减肥所需的能量,如今,娃自称是微胖界的代言人,把薯条称作膳食纤维。
现实魔幻主义
朋友送了一本没字的书叫《雪人》,娃看完后,在七月堆了个用冰淇淋做的雪人,化掉的奶油引来了一堆蚂蚁,他哭着讲这是雪人的朋友们来开追悼会 。
《大家一起来》能让娃学会分享,如今这娃不仅会分享玩具,还会分享鼻涕,上周他把鼻涕纸折成心形送给小姑娘,结果被对方家长拉进了黑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