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op百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动力源科技-股改进度实施

时间:2025-05-16人气: 作者: 佚名

股市里,总有些公司名听起来像是科幻片里的道具,业务范围广得跟超市货架似的。动力源这家公司就挺典型的——从充电桩到冬奥会,从5G技术到雄安新区,啥热门话题都能跟它扯上关系,简直就是个“概念大杂烩”。

主业是贴标签

翻翻公司账本,你会发现,真正能捞金的还是咱们的老行当电力电子。那些光伏、新能源车的噱头,就跟方便面盒上的牛肉图一样,看着挺香,实际上没多少肉。2021年的账本上,充电桩的收入占比才不到5%,可在公告里,这个词却出现了28回。

股东们都在玩大家来找茬

财报一出,投资者就变身成了侦探,得在“技术开发”、“技术服务”这些名词堆里淘金,这难度,简直比火锅里捞那颗最后的牛肉丸还高。有股民抱怨,看完那三千字的公告,印象最深的竟然是公司在北京的那栋楼。

研发费用比工资还神秘

公司吹嘘自己掌握了新能源领域的核心技术,可是在研发上的投入,一年到头也就占了总预算的3%上下。这数字稳定得跟程序员头发线退后速度似的。反观销售开支,却是年年看涨,看来卖个概念比搞研发要烧钱多了。

子公司多得能打麻将

官网上那七八家子公司名单排得挺长,业务范围从香港一直延伸到雄安那地儿。但你细一瞧,安徽那家子公司注册资本才500万,比不上北京那套学区房贵。这些子公司在财报里,简直就是方便面里的脱水蔬菜,存在感全靠你脑补。

客户名单像春晚嘉宾表

中国移动、阿里巴巴这类名字听起来挺唬人的,可细看下去,原来给腾讯提供的是电源柜,而给阿里送的是配电箱。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明星厨师,其实只在剧组里发过盒饭。

冬奥项目最会刷存在感

公司那官微时不时地就冒出个“助力冬奥”的稿子。但其实,他们参与的程度,跟小区超市卖过瓶矿泉水助力奥运会似的——就那么点意思。听说有投资佬算过一笔账,冬奥相关的订单加起来还不够给董事长发一个月的工资。

你们说说看,还有哪家上市公司比动力源还擅长给自己贴标签?说出来给大家乐呵乐呵。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