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最近做了件挺有趣的事,一下子召集了20个院士,20个教授,20个专家,说要成立个智库。这就如同平常你都是自己瞎捉摸,突然有一天找了20个清华北大的学霸来给你当家教。
智库专家阵容豪华
这20个人可不是一般人,其中有工程院院士吴以岭,还有国务院退休领导杨书兵,最远的是从北京赶来的,本地选手也不孬,河北经贸大学的田学斌所长也在名单之中,看着这份名单,感觉石家庄这次是拼了老本了。
这些专家平常都是很难见到踪影的主儿,现在全被抓起来了。仔细想想,也是这么回事,能把这么多厉害的人物聚集到一块儿,估计也就政府有这个能耐了。不过专家们来了可不能光坐着喝茶,得实实在在地干些事。
石家庄到底想干啥
市长讲了,石家庄当下要打造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迫切需要高端智力援助。这话的意思是,我们渴望发展,然而脑子不太好使。实际上认真琢磨琢磨,也挺实在的,总归比那些明明啥都不懂还非要装懂的城市厉害。
如今各地都在搞智库,然而像石家庄这般一次性邀请如此多专家的情况着实少见。看起来是真着急了,或许是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被北京、天津欺负得太过凄惨,所以想找专家出个主意。不过专家们并非神仙,能否解决问题还很难说 。
专家们能带来什么
这些专家真有两下子,有的搞宏观经济研究,有的在城市规划方面拿手。然而问题在于,理论再牛也得贴近实际。好比请米其林星级大厨做大锅菜,不见得就比食堂大妈做得香。
会上专家们都挺给人面子,都纷纷表示会全力支持石家庄发展,这话听起来挺让人感动,只是不知道后续能不能实现,毕竟有些专家说不定连石家庄有哪几个区都弄不明白,突然就要给石家庄出主意想办法,困难程度不小。
智库到底靠不靠谱
政府宣称要打造智库,使其成为名副其实、能发挥作用有所作为的智囊机构。这话听起来相当不错,不过关键还得看实际执行情况。有些地方的智库最终沦为了人们喝茶闲聊的场所,但愿石家庄在这方面不会重蹈覆辙。
其实专家建议最大的毛病是难以落实。往往在会上讲得有条有理,会后就被搁置一旁。这次石家庄倘若真能将专家的建议加以运用,那这笔钱就花得划算。要是只为了博个虚名,那就真成了花大价钱请人来撑场面。
未来发展会怎样
石家庄这回动静挺大,看得出是真心想做出改变。然而城市发展可不是请几个专家就能搞定的,还得瞧瞧后续的执行能力如何。这就好比你买了超高级的健身私教课,最终能不能练出成效,还得全靠自己 。
这些专家要是真能帮石家庄明确自身定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里开拓出一条道路,那这个智库可就立下大功劳了。只怕到最后会演变成一场高端座谈会,仅仅是在新闻上看着更美观些,实际发挥的作用却很有限。
普通市民能期待什么
对于咱普通民众而言,最在乎的是这些专家给出的建议,能否让日子过得更舒坦。交通是否能变得更便捷,房价是否能变得更合理,工作机会是否能变得更多。倘若只是一味地搞些看似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规划,却与老百姓毫无关联,那就没啥意思了。
实际上请专家想办法是件不错的事,不过可别忘了还得听听普通老百姓的想法。毕竟城市是所有人的,不能只由精英们来做决定。期望这次智库能多留意民生方面的问题,别搞那些不切实际的。
瞅完这篇文章,你觉着石家庄这回弄智库是动真格的,还是装装样子?欢迎在评论区讲讲你的想法,也别忘点赞转发,好叫更多人瞧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