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花三亿买造纸机,这机器能印钱不?2017年3月,安徽有一家造纸厂,跟浙江的设备商签了个大订单,首付五百万,掏得那叫一个爽快。
造纸厂的家底
林平纸业在安徽萧县经营了23年,有960名员工,其中包括3名高级工程师和23名普通工程师。这样的人员配置在县城很厉害,毕竟县城理发店的首席总监Tony老师才是中专学历。
四条生产线,一年能产出45万吨纸,这些纸足够把萧县所有的小广告贴满一百年,他们主要生产瓦楞纸和箱板纸,就是做快递盒用的那种材料,自从网购火起来后,这家厂子连厕所用的都是原浆纸巾。
设备商什么来头
浙江华章科技专门搞造纸自动化这事,在行业里待了十年。他们的设备能让纸机自己运作,工人只需在旁边加油助威就行。冶金电力行业也参与其中,不过主要精力还是放在造纸方面——毕竟造纸厂老板给的钱最痛快。
华章在和国际巨头竞争这方面,做得相当厉害。国内每十台高端造纸机当中,最少有三台的控制面板上印着他们公司的标志。这次拿到了价值2.99亿的订单,足够他们把标志镀上一层金了。
500万首付的门道
签合同的当天,林平纸业直接付了500万首付。这笔钱在萧县能买下80套商品房,然而他们却选择买几块控制面板。造纸行业有个说法叫不见兔子不撒鹰,肯付首付意味着设备确实可靠。
合同写明2018年6月前要交货,这时间点很有讲究。要是再晚半年,到双十一爆单的时候,新机器就赶不上生产了,厂长就得亲自去折纸箱。
3个亿能买啥
这笔钱可以把纸机车速提高到每分钟1100米,它比高铁的速度慢一些,不过比电动车快。这笔钱还能够让成品率提高3%,可别小瞧了这3%,一年下来能多赚出一个养猪场的钱。
最关键的在于自动化程度,原本需要二十个工人来做的工序,现在只需要五个人看着就行。节省下来的人力成本足够给全厂发放十五年的脑白金。
为什么是5600型
型号听起来好似手机的那种代号,实际上它指的是纸幅宽度为5600毫米,这种尺寸的纸能够直接被切成快递面单,这下你该明白为啥你的包裹信息老是对不齐了?
四条老生产线,最宽的也就4600毫米。新机器上岗以后,以前得把三张拼一块儿才能完成的活,现在两张就搞定了。省下的电费,足够给整个车间装上空调——虽说工人们更希望工资能翻倍。
造纸行业的暗战
国内包装纸一年的需求量是7000万吨,林平那45万吨的产能,根本不够看。等上马了新设备,他们想着把隔壁县跟他们竞争的那家的客户给挖过来。
做完华章科技这单生意,马上跑去别的纸厂推销,说:“瞧瞧老林家那新机器,多牛气。”行业技术升级跟军备竞赛似的,只是比谁家纸机更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