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网。有趣实用的生活常识!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op百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倍易通科技有限公司-易通信息科技

时间:2025-05-01人气: 作者: 佚名

这年月要是不弄点“双飞”,都没脸说自己在搞经济发展。广西贺州可牛了,硬是把“双飞地”玩出了新名堂。它一边紧紧抱住大湾区的大腿,一边在自家门口悄咪咪地赚大钱。

生产在贺州 研发在深圳

贺州工厂的老板们近来有句流行话,我们厂在贺州,可大脑在深圳。深圳倍易通电子往贺州砸80亿建产业园,这边管生产,那边搞研发,这简直是一种“异地恋”经济模式。听说现在贺州流水线工人都能用粤语讲“加班”了。

这种模式的精妙之处在于,大湾区的企业把研发设计这个有着高附加值的环节留在深圳,把生产制造这个属于重资产的环节丢给贺州。贺州人民对此表示相当满意,毕竟谁会不喜欢躺着就能把钱赚了?深圳那边也认为挺划算,毕竟节省下来的房租足够发好几个月的年终奖了。

飞地园区遍地开花

贺州如今弄的“飞地园区”,就跟开连锁店铺一样。有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园,还有数字贺州产业园,以及健康云港产业园等等。这些园区的名字,一个比一个让人觉得厉害。了解情况的人会说这是产业园区,不了解的人,没准还以为是主题乐园。但不得不说,效果确实挺好,去年单是电子产业园,就创造了上百亿的产值。

当地政府还搞出了个“两地协同、三点一线”的高招。说白了就是让大湾区的企业到贺州建厂子,可技术团队却还留在大湾区。这招太牛了,既能把人才留住,又能把成本降下来,简直就是当代“挖墙脚”的典型范例。

品牌包装很重要

正丰农业的梁副总明白这个道理,和香港STC弄了个检测中心,还叫上深圳腾英、香港高盛一块玩。如今他们那个“天贺正丰”品牌,一听就有很有钱的感觉。3万亩基地种出的菜,包装后直接卖到香港,价格涨了好几倍。

贺州的农民如今变机灵了,种菜之前会先打听,问的是:“这菜往后要送去大湾区吗?”要是得知要运往香港,马上就把施肥的量减少一半,就怕农药超出标准。毕竟那边的检测可不是开玩笑的。

旅游也要蹭热度

贺州人发觉只搞工业没啥意思,便打起了旅游的主意。他们把景区弄成“飞地”模式,大湾区游客来了就宣称是“自家后花园”,本地人去了就讲“我们跟大湾区是一家人”。这波操作我给满分。

最近更绝了,直接搞出个“飞地景区”,大湾区负责做宣传推广,贺州负责提供山水,游客来了才发觉,宣传照里的网红打卡点得坐两小时车才能抵达,不过既然都来了,总得发条朋友圈?

农业玩出新花样

贺州农业如今厉害得很,有个3万亩的基地,光听着就怪吓人的。他们种的菜都有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最终都得运往大湾区。现在农民们聊天都是这样的:“老张,你家菜今天个是运往香港还是运往深圳呀?”

最厉害的是检测认证,香港STC给出认证证书,把证书往包装上一贴,价格马上就翻倍。如今就连菜市场的大妈都晓得要认准“STC认证”的标志,尽管她们或许觉得这是个新推出的调味料品牌。

政府操碎了心

贺州市政府为了这事操碎了心,先是设立联络处,接着建造育成中心,就差没在大湾区开个贺州办事处了。听说最近还在申报国家级高新区,要是这事成了,以后招工广告就能直接写:国家级高新区企业,五险一金齐全。

他们弄了个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这平台名字老长了,念完能把人憋够呛。但这平台是真好用,大湾区的企业来了就能直接开工,就连WiFi密码都给准备好了。

看完贺州这一番操作,我就想问,你们那儿还招人不,要那种会吃螺蛳粉的 。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