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这儿,一场热闹非凡的“十百千万”党史主题教育活动正式开始了。这不光是对红色历史的回顾,还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更是建设高品质城市的强力推动。它让红色的光芒重新照亮了这片土地,吸引了众多目光。
活动启动现场的力量
3月17号,阜平县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广场人山人海,聚了500多号人。党员啊、群众,还有游客,大家都在这。他们听着讲解员讲革命故事,一起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时候,红色的种子就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了。这个地方,承载着沉甸甸的红色记忆,这些人物,他们代表着对红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这次活动,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重新焕发了活力,也激励了更多人去探寻那些红色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这活动一开,保定市5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跟着搞起了红色歌曲联唱等活动。大家都被那股红色的热情给包围了,被革命情怀深深感染。
“跟着老电影学党史”的活动热闹非凡。放映队带着红色电影走进机关、工厂、学校和社区。像《狼牙山五壮士》和《地道战》这样的红色电影,让我们感受到了战争年代的英勇精神。这些影片是红色历史的见证,播放地点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观众们不仅看电影,还通过现场竞赛和网络答题来深入理解党史。比如在某学校,学生们看完电影后踊跃参加竞赛,党史知识记得更牢了。这种形式让党史学习变得轻松又直观。
咱们得把晋察冀精神啊、地道战精神这些地方特色精神好好总结一下,再弄个红色研学电子地图,这事挺有意义的。咱们得组织大家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转转,学学,这样更能深刻体会党的发展历程。一走进去,感觉就像穿越了,能亲眼看到那些英雄们是怎么奋斗的。有个社区还组织居民去纪念馆,大家看了都挺感慨的,觉得革命成果真是不容易得来。这不仅能纪念英雄,还能让红色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在农村,“大喇叭”广播平台上,“红色故事汇”专栏正式开播了。这里播放了许多赞颂党和国家的文艺作品。那片广阔的农村土地上,大喇叭的声音响彻每一个角落。男女老少,无论谁,都能在田间地头听到那些红色故事和歌曲。比如在一个小山村里,村民们干农活的时候,就会听着大喇叭里播放的故事和曲艺节目,他们对党的感情也因此更加深厚。这种方式简单又贴近生活,将红色文化带到了农村基层,让更多的人受到了感染。
关键是要发挥那些典型的示范作用。咱们得好好挖掘党史学习教育和建设美好生活城市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不管是团队还是个人,他们干的事迹都能让大家受到鼓舞,努力向前。比如,有个小区的志愿者团队就特别照顾那些孤寡老人,他们就是咱们身边的榜样。这些榜样让大家有了学习的目标,也带动了更多人投身于为百姓办实事,为建设美好生活城市贡献力量。
市级新闻媒体搞了个“我的入党故事”专栏,让这些故事能广为流传。保定还举办了党史图片展等不少活动。另外,还征集了保定特色公益广告设计,创意作品层出不穷。摄影爱好者们还搞了个“身边的感动随手拍”活动。这些活动吸引了从普通百姓到媒体人各种人群。大家各显神通,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在设计公益广告时,设计师们巧妙地加入了保定特色元素。这些内容让更多人知道了保定的发展特点和魅力,也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一来,保定在红色精神的指引和多方努力下,正大步迈向品质之城。
我想问问大家,对保定这种既推广红色精神又打造高品质城市的做法,你们有没有什么更好的点子呀?顺便希望大家能点个赞、留个言、把这篇文章转发一下。